2018年一月份汽油機車新增掛牌數,是65070輛。
回顧再前一年2016年12月跨2017年1月時,掛牌數差距是常態的比例67812→52872;到了2017年12月跨2018年1月,是106638→65070。這個差距相當可觀,掛牌數差距將近四成。
掛牌數與銷售數的差距是如此之大,表示2018年的前一兩個月,尚有不少五期領牌車待出清。真正六期環保的新車銷售量至少要等到三、四月,才會比較有穩定的參考價值。
一月份比較有趣的是三陽的110級距,MIO與Mii從12月底推出六期新色,MIO也新推出六期怠速熄火新規,應是級距銷售量在一月份明顯增加的因素之一。
這個銷售量表現,在低價車搶市局面上開了一個新缺口,可以說是在六期汽油車市場提前搶下了一步棋,後續各廠會如何反應,是個值得注意的現象。
經歷了前幾年經營權紛擾之後,三陽似乎開始展現出更強的兢爭力、更靈活的市場方針。接下來,三陽在電動車輛的立場似乎不像光陽這麼鮮明,是否會有突破性的重大策略變化?只能繼續看下去了。
GOGORO在1月份同樣受到補助未正式確認的影響,氣勢不足,掛牌量小跌為3551輛。
觀察GOGORO與各廠機車的銷售比較已經有一陣子了,下面取過去一年來GOGORO與各廠125-155等級速克達的銷售數字做一比較。由於各廠的車款數眾多,舉平均單款作為對照。
**同樣說明,各廠或有銷售極佳與極差不同車款,將因平均而失真。
從圖表中可以看出來,自GOGORO2上市以來,在單款車型上的競爭力相當強勢。所以我想可以假想一下,如果今天有他廠與GOGORO合作,陸續推出使用GOGORO換電系統的車款(連帶投入其下維修保養能量),使得使用GOGORO換電系統的車款數有效增加,那麼市場會否產生更大的變化?
我想這個關鍵點在於不同階段的消費者究竟感興趣的比重是如何?GOGORO本身的品牌吸引力?補助後相當有競爭力的車價?堪比125的換電系統電動車性能?或是其他的因素?
如果分析到這些面向的權重比例,或許就能定位出清楚的市場方向,藉以確認合作模式的最佳策略方針。
最後來看電動機車的比較:
輕型電動機車TA受補助的影響更大,過去每年一月份都是全年掛牌數最低,2018年一月份同樣大幅萎縮,單月掛牌僅剩240輛。
大型重型電動機車掛零。
#GOGORO
#GOGORO銷售量
#機車銷售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