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報導,GOGORO將建置60座以上的Super GoStation 超級電池交換站,為2020年的主要策略。
型態是超過一百顆電池以上的超大型換電站。將會建置在都會區主要熱門區域。
建大站,當然最主要目的就是能夠滿足熱門區域的換電需求。但是這個事情還有一些有趣的地方。

最早,GOGORO希望建站在各地加油站,因為可以快速符合過往用車習慣。
接下來,開始擴展到超市、超商、賣場、洗車場、停車場等,導引到生活的習慣。
後來就開始出現AB站、超級換電站。
現在,超級換電站成為2020年的主策略。

可以觀察到,這樣的策略演進,也隱含了一個新車主從油轉電之後的體驗導引。
當一個新車主牽車,首先是知道能夠在購車的店面換電,這也是店面換電率超高的原因之一。
之後,由於過往都是去加油站加油,換成PBGN後依然馬上可以在熟悉的場所來進行換電,不用改變太多交通路線型態,換電行為就會被導向加油站。
當體驗到生活中的場所也可以換電,就會減少赴加油站的習慣,而讓換電行為自然融入生活場所與日常作息。

然後現在有趣的來了:主推超級換電站。
超級換電站可以做到的一件事情是:創造生活場所。
創造生活場所的意思,是以超級換電站結合生活場所共同存在的型態。用最簡單的想像來說,就是類似目前常見複合式經營的加油站、賣場等。

想像一下,一個原本的加油站,把加油機換成換電站,同樣分若干換電車道,站內成立快速服務中心、洗車中心、盥洗室、販賣部、Coffee Shop...等等。施以完整設計之後,成為以超級換電站為重要成分的複合式生活場所。
PS.如果把除役電池放進來、太陽能板放進來,超級換電站除了能自行調度電力,還能成為社區儲電中心。

這種複合式經營的行號在全國各地都早就可以看到,型態萬千,業績不一。
超級換電站如果也同樣有這種想法來成立複合式生活場所,較之傳統加油站採複合經營,有優勢也有劣勢。
優勢:
1.不必考慮廢氣排放與油氣散發,可以建在室內甚至不必在一樓。
2.不必考慮汽車及油罐車車道,可以節省空間。
3.不是加油站,不受「加油站設置管理規則」等法規限制臨接道路之基地面寬、總面積...等等。
劣勢:
1.地點處在熱門區,場地成本高。
2.換電客對複合經營之項目需求與消費行為較缺經驗值,難預估業績轉換,難訂價。
3.非換電客的數量與需求難以估計,亦難計算對PBGN的業績轉換。

以近期資訊,GOGORO NETWORK每日約進行20萬顆電池交換,均分於1500站每次兩顆,得每站每日67車次。再以超級換電站流量為平均值之五倍估算,每座超級換電站每日約服務335車次。以每日主要服務時間16小時計,每小時平均約21車次。考慮尖離峰狀況,尖峰期加倍到每小時42車次以上應屬合理。
超級換電站如果要走複合式經營策略,可以考慮直接找各地有志拓展業務型態,且具一定規模的合作對象來共同開發,例如全聯、中保無限+、美廉社等等。
超級換電站的想像空間很大,不知會否朝想像中的路線發展,頗值得期待。

新聞稿:Gogoro Network™ 2020 年持續快速建站 新增 60 多座「超級電池交換站」服務熱門區域 建置範圍進軍校園 滿足不同用戶族群生活圈
https://www.gogoro.com/tw/press/2020-01-16/mega-station/

 

arrow
arrow

    You don't kn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