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年輕的時候是學地質學的。地質學與土木工程學有著密切的關聯,但往往兩者在溝通上會出現歧異。
原因在於,地質學與土木工程學的SCALE,也就是規模、比例尺、單位不同。
舉例來說,常常看見土木工程學講究工程成果能持續一百年、壩能持續兩百年、防波堤能防禦三百年週期的洪水…等等,歷史上最久的土木工程是幾千年。
土木工程學的SCALE是以年為單位。
地質學研究的是岩石、土壤、地層、化石、地質構造、地殼變動等等,地質年代表的單位不是年,而是MA(多少百萬年以前)。最有名的侏儸紀大約是150MA到200MA之間,恐龍滅絕則是發生在65MA。
地質學的SCALE是以百萬年為單位。
一個是以年為單位,一個是以百萬年為單位,相差一百萬倍。這就是土木工程學與地質學在溝通上的基礎差異。
轉念回到政府與產業界的溝通上,這種SCALE的差異也就是造成溝通不良,或是互有抱怨的原因所在。
一個良善的政府,政策的SCALE至少是十年、二十年、五十年、甚至一百年。而以商業獲利為目的的產業體,它的SCALE只是月、季、年。
政府政策希望保有國家在未來幾十年、百年的競爭力;但傳統業者只想要賺到下一季、下一年的錢。
放眼未來 VS 眼前利;這種歧異是無法調解的,因為政府與商業體的本質不同。
較有長遠眼光的新創商業體,能找出階段性、長遠性、靈活調整、放眼未來的商業模式,而這正是政府較為偏好的,因為兩者的SCALE接近,在策略上比較一致。
當有人專注支持不進步的舊產業,且拼命用非理性的錯誤數據與一廂情願的個人腦補,來攻擊新創、企圖破壞未來長遠政策的時候。我覺得我們還是要包容他,因為他只看眼前利,他沒辦法進步與成長,他就是社會中的落後者,他代表需要關懷的落後族群。
策略上,不用搞定他也不用鳥他,仔細觀察他的言論,設身處地想想他代表的族群,然後針對這些族群來處理。
至於這些最偏激的份子本人,二十年後他才會喊香,甚至還搶功勞呢,讓他去吧,這世界上本來就有這種人存在,沒有他還有別人。與其觀察更奸巧的別人,不如觀察比較蠢笨直接的這些偏激份子。
#LOSERLINK